共话“绿色生产力”!2024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开幕
转自:读特
深圳新闻网2024年10月28日讯(读特新闻记者 严偲偲)10月28日,2024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在深圳正式拉开帷幕。本届论坛以“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发展方式全面绿色转型”为主题,按照“1+10+N”模式,将举办1场开幕式、10场主题论坛及研讨会,以及若干场主题活动。论坛将持续至10月30日。
论坛开幕式上,一系列低碳领域重磅成果发布,2024城市绿色低碳场景示范基地揭晓,院士大咖、专家学者、行业领袖、企业代表齐聚,围绕“全面绿色转型”发表主旨演讲,展开高端对话,共探绿色发展新路径。本次论坛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龙岗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
论坛开幕式现场。
绿色发展成果重磅发布
传播绿色低碳理念,推广绿色发展成功实践,论坛开幕式上举行了“2024城市绿色低碳场景示范基地”授牌仪式,8个优质项目获评,涵盖会展中心、校园社区、产业园区、研发基地等。
“2024城市绿色低碳场景示范基地”授牌仪式。
今年上榜的示范基地中,“近零碳”项目包揽前三名,低碳“黑科技”占据“半壁江山”,绿色低碳的“种子”遍地开花。获得授牌的项目分别是:深圳国际低碳城会展中心、甘泉路近零碳排放示范社区改造共建项目、天津大学深圳学院“近零碳”校园、深空之城先进空中交通AAM中心、深圳机场国际货站扩容(二期)冷库相变蓄能示范项目、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馆、天健云途·创智中心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低碳园、深圳市氢能创新研发中心。
开幕式上还发布了深圳市绿色低碳产业认定规则体系,全国首创具备深圳特色的绿色低碳产业认定“1+1+1+N”管理机制,以1个目录、1个认定管理办法、1个认定导则、N个技术规范为支撑,建立绿色低碳企业库和项目库,逐步探索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低碳产业互认,加速区域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方面,粤港澳大湾区也走在全国前列。开幕式上,全国首个碳足迹标识认证制度全流程落地实施成果发布,大湾区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建立了完善的工作制度,拥有了专属的标识,制定了科学的标准体系,搭建了统一的核算认证平台,开展了系统的认证实践,实现了碳足迹标识认证全流程落地实施。
院士专家共话“绿色生产力”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开幕式上,围绕新质生产力与绿色低碳转型,院士专家及龙头企业代表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碳中和能源研究院院长赵天寿发表演讲。
以“发展储能技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为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碳中和能源研究院院长赵天寿在演讲中指出,太阳能和风能存在波动和不可控性,要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高安全、长时储能技术是关键。
赵天寿指出,安全可靠、经济可行、资源可及是对大型储能技术的三大要求。他在演讲中分享了名为“液流电池”的长时储能技术,该技术具备本征安全、时长灵活、扩容方便、寿命长、场景广泛等优势。随着新型液流电池技术突破性能瓶颈,成本逐渐下降,为液流电池产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集团新能源首席专家邹才能。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集团新能源首席专家邹才能以“新质生产力下能源绿色转型革命”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认为,新能源已经从浪花发展到了浪潮。首先,太阳能和风能的绿电发展超出了预期;其次,“绿电制绿氢”将形成绿氢工业,而绿氢工业将是石油工业、天然气工业接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选择。
邹才能表示,能源绿色转型具有三大意义,第一有利于实现“双碳”目标,第二有利于建设能源强国,第三有利于加快绿色发展。“未来我国能源发展的总体思路就是科技驱动、洁煤降碳、稳油增气、强新增绿、智能互融,核心是要靠科技。”
随后,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党委常委朱庆锋在主旨演讲中介绍了企业探索智慧化用能、循环化用水、多元化供能等绿色低碳实践。比亚迪集团副总裁赵俭平在演讲中表示,新能源汽车代表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转型升级方向,高度符合发展新质生产力所强调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发展路径。
高端对话共谋全面绿色转型
今年7月,《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提出全方位、全领域、全地域推进绿色转型。如何借政策东风谋产业发展?在高端对话环节,嘉宾围绕“落实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 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主题展开深入交流。
围绕“落实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展开高端对话。
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研究院名誉理事长杜平表示,《意见》的发布是中国加快进入高质量发展轨道的需要,是参与引领国际绿色转型重大进程的需要,是增强可持续的需要。他强调,在国际竞争中,要在低碳技术上率先实现突破,在绿色低碳新产业新业态上抢占先机。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唐杰表示,过去认为绿色低碳发展就是限制经济发展,如今看来,工业革命叠加能源革命或将产生新的突破,带动整体效率实现大幅提升。对于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唐杰认为因地制宜是关键。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戴彦德同样提到能源的重要性。他表示,全面绿色转型的核心就是能源转型+产业转型。他提到,尽管太阳能和风能装机量超出预期,但同时能源消费的增长也超出预料。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如何完成相对指标?他表示,第一是发展模式要转,第二是供应模式要换,第三是生产模式要变,第四是生活模式要减。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黄晶谈到了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在当中发挥的作用。他表示,“颠覆性创新”出现的时候,往往会对现有市场和原有规则产生破坏,要重视新技术带来的突破性。他认为,在这一方面深圳的企业充满活力,对其他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起到借鉴作用。
国家节能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康艳兵表示,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血液,在“双碳”战略引领下,加速能源革命就将带来新一轮的产业革命,进而催生绿色新动能、新质生产力。他认为,不仅要“新树开新花”,在新能源领域发展革命性、颠覆性技术,带来新产业,还要“老树发新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转型、迭代升级,节能降本、提质增效。
“1+10+N”打造“低碳盛会”
按照“1+10+N”模式,论坛期间还将举行10场主题论坛及研讨会,包括碳交易论坛、湾区可持续绿色金融论坛、绿色氢基能源论坛、绿色建筑论坛、新能源工程技术论坛、ESG趋势论坛、城市绿色低碳规划论坛、国际碳预算管理经验研讨会、深圳绿电绿证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技术合作研讨对接会。
培养青少年生态文明素养,引导公众提高绿色低碳意识,论坛期间还将举行粤港澳大湾区高校青年双碳知识竞赛与中小学生双碳绘画作品大赛,并在深圳国际低碳城区域设置了工业旅游、科普研学、绿色建筑三大低碳参观路线,带领公众深入探索低碳生活奥秘,感受绿色发展的魅力。
秉持“以产促会”理念,搭建“产学研资”桥梁,论坛将举办重大成果发布会及绿色低碳技术项目推介,为绿色低碳创新技术和应用场景提供展示的舞台。本届论坛吸引了众多龙头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及国际组织参会,成为推动国际交流合作、展示低碳发展成就、促进创新技术应用、引领绿色生活风尚的重要平台。
(文中配图由主办单位提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